買了衝浪板,卻總是追不到浪...。是否許多衝浪玩家正為此煩惱呢?本篇文章特別針對30歲以上才開始學習衝浪的初學者,詳細解說如何挑選提升追浪技巧的衝浪板。
本文重點
- 提高追浪成功率的板型挑選標準
- 依照年齡和體力選擇適當板型尺寸的方法
- 兼顧外觀美感與功能性的硬板挑選方法
編輯

Higa Shisa
衝浪資歷 20 年,擔任澳洲科學化衝浪教學法線上學校「Correct Surf」大使,在社群媒體上分享40歲以後如何透過科學方法提升衝浪技巧。
社群媒體追蹤者總數超過65,000人。
1. 新手追浪有障礙的煩惱與原因

划水和追浪是初學者最大的障礙
追浪有障礙的原因,主要可分為以下 3 點:
1. 衝浪板浮力不足
若衝浪板相對於體重或體力的浮力不足,划水時的推進力會不夠,難以在下浪前獲得足夠的加速度。
2. 衝浪板的長度
使用過短的衝浪板,就很難在追浪前抓準時機划水移動。
3. 衝浪板的穩定性
寬度過窄或翹度過大的衝浪板,划水時穩定性差,難以有效地發力划水。
本文將特別聚焦於如何提升追浪能力,並探討具體的板型挑選要點。
2. 適合30歲以後才開始衝浪的板型

中長板特別適合成人衝浪玩家
如果你是在30歲以後才開始衝浪,選擇板型時需特別注意以下幾點:
30歲以上的衝浪玩家應考慮的要點:
- 有效率地使用體力(減輕划水負擔)
- 重視穩定性(降低受傷風險)
- 容易上手(在有限練習時間內提高效率)
- 長期使用價值(能配合技術提升)
3. 各種板型特性與挑選方法
3.1 中長板:成人衝浪玩家的最佳選擇
MID02的特色是容易追浪與操控性的極佳平衡
中長板是特別適合推薦給30歲以上衝浪者的理想板型。例如,nanazero MID02具有以下特色:
充足的浮力
40〜45公升以上的浮力,減輕划水負擔。設計上容易獲得追浪所需的推進力。
高穩定性
恰到好處的寬度和厚度,划水時穩定性高,起乘時失敗率也較低。
3.2 Funboard:適合注重穩定性的玩家

Minimal穩定性高,從追浪到起身站立的過程順暢
Funboard(Minimal)適合重視穩定性的玩家。nanazero Minimal的特色:
- 54〜61公升的充足浮力,能輕鬆追到浪
- 寬幅的設計,站立時穩定性極佳
- 輕量的EPS結構,減輕划水負擔
3.3 長板:適合想享受輕鬆衝浪的玩家
LOG02兼具輕鬆追浪與穩定性
長板的特色是即使在小浪時也能輕鬆追到浪。nanazero LOG02具有以下特色:
LOG02 的特色
- 9.2〜9.4呎的適中長度,容易抓到浪
- 75公升以上的浮力,划水輕鬆
- 經典造型,可以享受悠閒的乘浪體驗
要提升追浪能力,除了選擇適當的板型外,牢記以下幾點也很重要:

選擇適當的衝浪板,能大幅提高起乘成功率
1. 適當浮力的參考標準
- 體重60kg未満:40L以上
- 體重60-75kg:45L以上
- 體重75-90kg:50L以上
- 體重90kg以上:55L以上
※30歲以上的玩家建議上述數值再增加約5L的浮力
2. 板型挑選的優先順序
- 浮力(體積)
- 長度
- 寬度
- 翹度
4.1 提升追浪能力的衝浪板特性
有效追浪的重要元素:
- 板頭形狀:略寬的板頭,能早一步追到浪
- 翹度:平緩的翹度,可以減少划水時的阻力
- 板尾寬度:適當的寬度,可實現穩定起乘
- 重量平衡:重心位置在前方,確保划水時的推進力
4.2 實用建議
中長板非常適合練習划水
以下練習方法對提升追浪技巧非常有效:
- 白浪花練習:在碎浪中練習基本起乘
- 划水練習:在無浪的地方學習基本划水技巧
- 辨識浪峰練習:從岸上觀察浪的動向
關於划水技巧,可以參考《衝浪划水不疲勞的實用技巧》。
5. 總結:提升追浪能力的板型挑選
重點摘要:
- 根據年齡和體力確保充足浮力
- 優先考慮重視穩定性的板型
- 挑選時將未來長期發展納入考量
- 反覆實踐基本功的練習方法
選擇合適的衝浪板,不僅能讓衝浪更加有趣,也能更快上手。希望透過參考本文介紹的內容,大家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衝浪板。隨著追浪技巧的提升,享受更加愉快的衝浪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