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否對衝浪板的尺寸挑選感到困惑?常常會聽到「不確定是否適合自己的體型」或「考慮到未來進階時應該如何選擇」等疑問。

本篇文章將從衝浪板製造商的角度,現身說明如何根據身高、體重及經驗等級,選擇最適合的衝浪板尺寸。我們將搭配使用表格和圖清楚說明,請務必閱讀到最後。

作者
nanazero編集部

nanazero編輯部 - 專業的衝浪板編輯團隊。與國內外衝浪KOL合作,追蹤最新趨勢與技術。團隊由專業衝浪板設計、製造相關專家等多元成員組成,為廣大使用者提供有價值的資訊。

編輯
ヒガシーサー

Higa Shisa - 超過20年的衝浪經驗。部落格撰寫經驗超過 15 年。擔任澳洲科學化衝浪教學法線上學校「Correct Surf」大使,在社群媒體上分享40歲以後如何透過科學方法提升衝浪技巧。同時也參與初學者到中級玩家都能樂在其中的衝浪滑板設計與開發。Instagram 追蹤人數 35,000 人,YouTube 頻道訂閱人數 17,000 人。

衝浪板尺寸的基本知識

尺寸不合適會發生什麼問題?

  • 划水困難,無法追到浪(尺寸太小時)
  • 操控性不佳,進步緩慢(尺寸太大時)
  • 無法隨心所欲地衝浪而感到鬱悶
  • 增加受傷風險

衝浪板尺寸的 3 大重要因素

1. 長度(Length)

  • 穩定性與操控性的平衡
  • 新手建議選擇較長的板子

2. 寬度(Width)

  • 影響浮力與穩定性
  • 影響划水的難易度

3. 厚度(Thickness)

  • 浮力的主要因素
  • 與體重關係密切
サーフボードの各部位の説明
Midlength Surfboard MID02 適中的長度與寬度提供了穩定性與操控性的良好平衡。

各種體型的尺寸指南

衝浪板尺寸的挑選最重要的是根據體型選擇最適合的尺寸。以下將根據身高和體重詳細解說的基本挑選方法,以及不同體型的特徵和注意事項。

根據身高、體重的推薦尺寸表

身高 體重 建議體積
(新手)
建議體積
(中級)
160cm以下 50kg 30L~ 25L~
160-170cm 60kg 35L~ 30L~
170-180cm 70kg 42L~ 35L~
180cm以上 80kg以上 48L~ 42L~

※上述數值為一般參考值,並非針對短板,而是以容易駕馭的中長板尺寸為標準。
尺寸會根據浪況和目的的不同而需要調整。

※衝浪板只要浮力充足,基本上都能享受到衝浪的樂趣。因此,了解體積的下限比上限更重要。

各種體型的特徵與注意事項

標準體型的情況

標準体型のサーファーがMID02を使用している様子
標準體型的衝浪玩家適合使用像 MID02(7'0" - 45.7L)這類中間尺寸的衝浪板
  • 上面表格建議的尺寸均適用
  • 容易選擇具有良好平衡性的衝浪板
  • 特別適合中長板尺寸的衝浪板

壯碩體型的情況

不僅纖細的衝浪玩家能輕鬆上手,壯碩體型的玩家也能穩定駕馭的Mini Mal使用範例
  • 表格中的建議數值再增加5-10L
  • 選擇較寬的衝浪板以確保浮力
  • 新手推薦選擇初學者適用的衝浪板

纖細體型的情況

スリム体型のサーファーがFish IIを使用している様子
纖細體型的衝浪玩家適合使用像Fish II(5'8" - 31L)這類輕巧的衝浪板
  • 表格中的建議數值減少3-5L
  • 容易選擇機動性高的衝浪板
  • 新手需要確保足夠的浮力

根據經驗等級的挑選方法

衝浪板的尺寸會根據衝浪者的經驗等級而有所不同。以下將根據經驗等級介紹最佳尺寸的挑方法以及實際推薦型號。

新手(衝浪經驗未滿1年)

新手也能輕鬆駕馭的Mini Mal穩定駕乘感。體驗暢快乘浪的樂趣。

推薦規格

  • 長度:7'6"〜8'0"
  • 體積:體重的60%以上(例:體重70kg者建議42L以上)
  • 寬度:21吋以上

推薦型號

中級玩家(衝浪經驗1-3年)

中級者向けミッドレングスでのライディング
使用MID02 Twin享受靈活轉向樂趣的中級衝浪玩家。特色是穩定性與高性能表現的絕佳平衡。

推薦規格

  • 長度:6'6"〜7'6"
  • 體積:體重的50%以上
  • 寬度:19-21吋

推薦型號

高級玩家(衝浪經驗3年以上)

上級者向けショートボードでのダイナミックなライディング
SH04高性能表現帶來的動感衝浪。輕量化實現高運動性能。

推薦規格

  • 長度:5'7"〜6'2"
  • 體積:體重的40%以上
  • 寬度:18-19吋

推薦型號

根據浪況的挑選方法

選擇衝浪板尺寸時,常去的浪點的浪況也是重要的考量依據。以下將根據浪的大小,解說最佳尺寸的挑選要點。

小浪(膝蓋至腰部大小)

可以清楚地看到LOG02的特性,即使在小浪也能提供足夠的推進力。特別是在浪的力量較弱時,選擇適當的尺寸更顯得格外重要。

推薦特徵

  • 擁有足夠容積,容易划水
  • 較寬且具浮力
  • 平緩的翹度(容易提升速度)

中浪(腰部至肩膀大小)

MID04的性能使其在中等尺寸的浪中也能完美滑行。這是選擇一張可以全方位應對各種浪況的衝浪板尺寸的絕佳範例。

推薦特徵

  • 兼顧操控性與穩定性平衡的尺寸
  • 中等程度的翹度
  • 符合經驗等級的適當體積

大浪(頭部大小以上)

大波でのライディング
在大浪中穩定控制需要選擇適當的尺寸。

推薦特徵

  • 重視控制性能的尺寸挑選
  • 較大的翹度
  • 符合經驗等級的適當體積

根據波浪尺寸的推薦體積一覽表

浪的尺寸 初學者 中級玩家 高級玩家
小浪  體重的70%以上 體重的60%以上 體重的50%以上
中浪  體重的65%以上 體重的55%以上 體重的45%以上
大浪  不推薦 體重的50%以上 體重的40%以上

※以上數值僅作為一般參考值。實際挑選時,還需要考慮個人體力、技巧程度以及浪況等因素。

 

實用的尺寸挑選 4 步驟

根據以上說明的內容,接下來將用 4 個步驟解說實際的衝浪板尺寸挑選方法。為了成功挑選適合的尺寸,請參考以下步驟。

STEP1:誠實評估目前實力

選擇衝浪板尺寸時最重要的是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。
請用以下檢查表格確認自己的實力程度。

實力程度檢查表

  • 起乘成功率占八成以上
  • 能做出浪底轉向
  • 無論大浪小浪都能順利起乘
  • 能做出切迴轉向
  • 挑浪並追到浪

※符合3項以上可視為中級玩家,全部符合可視為高級玩家。

STEP2:考慮浪點的浪況

波のコンディションを確認するサーファー
掌握平常衝浪浪點的浪況,有助於挑選適當尺寸。

浪況的確認要點

  • 全年平均波浪大小
  • 波浪的力量強度(破浪速度)
  • 浪面的長度(可滑行距離)
  • 波浪的季節性變化

STEP3:根據體型計算基準值

基準體積可用以下簡單公式計算。但這只是初步估算,確切數值仍需根據實力和浪況進行調整。

體積的基準值計算公式

  • 新手:體重(kg) × 0.6 = 建議體積(L)
  • 中級:體重(kg) × 0.5 = 建議體積(L)
  • 高級:體重(kg) × 0.4 = 建議體積(L)

例)體重70kg的中級玩家:
基準值為70 × 0.5 = 35L。

STEP4:決定最終尺寸

様々なサイズのサーフボード
根據基準值比較實際衝浪板,找出最適合的尺寸。

最終確認列表

  • 基準值的調整(根據浪況)
  • 考慮未來程度提升的尺寸挑選
  • 考慮體力與運動神經的微調
  • 確認收納位置與攜帶限制

常見失敗案例與對策

失敗案例1:選擇超出實力的小尺寸

選擇了憧憬的職業衝浪選手使用的尺寸,結果卻發現連基本的起乘都無法做到。

對策

  • 從符合目前實力的尺寸開始
  • 計劃逐步減小尺寸
  • 在合理範圍內提升技巧程度

失敗案例2:僅根據體重做判斷

僅以體重為選擇標準,忽視浪況與經驗值的情況。

對策

  • 考慮平常衝浪地點的浪況特性
  • 誠實評估自身經驗等級
  • 將體力與運動神經納入判斷因素

失敗案例3:挑選尺寸時沒有考量到未來發展

僅專注於當前的實力,沒有考慮到將來進步後的情況。

對策

  • 尺寸挑選時考慮到半年〜1年後的目標
  • 預設會循序漸進地提升技巧
  • 帶有包含適度挑戰要素的選擇

總結:絕不失敗的衝浪板尺寸挑選

衝浪板的尺寸挑選是影響衝浪樂趣的關鍵因素。讓我們總結並回顧一下本篇文章的重點吧。

尺寸挑選的要點

基本 3 步驟

  1. 誠實評估自己實力
    • 起乘成功率
    • 追浪能力
    • 轉向的技巧程度
  2. 考慮主要衝浪地點的浪況
    • 波浪大小
    • 破浪特徵
    • 季節性變化
  3. 根據體型計算適當數值
    • 身高與體重平衡
    • 體力程度
    • 考慮年齡

根據經驗等級的推薦尺寸一覽表

經驗等級 推薦尺寸 範圍 參考體積
新手 7'6"〜9'0" 體重的60%以上
中級 6'6"〜7'6" 體重的50%以上
高級 5'7"〜6'2" 體重的40%以上

最後:如何選擇合適的尺寸

選擇適當的尺寸,就能享受自由自在的衝浪體驗。

衝浪板的尺寸挑選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。
可以參考本篇文章介紹的基準數值,並注意以下幾點:

  • 從適合目前實力的尺寸開始
  • 隨著程度提升逐步調整尺寸
  • 選擇適合浪況的尺寸
  • 探索適合自己衝浪風格的尺寸

相關文章